陕北重阳节的登高习俗与养生智慧
- 查日历网移动端
- 2025-11-15 11:45:03
在秋高气爽的九月九日,陕北地区的人们欢庆着一年一度的重阳节。重阳节,又称登高节,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和天文观测,蕴含着丰富的传统习俗和养生智慧。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古老的节日,探寻其起源、传统习俗以及如何传承至今。
起源探源:农耕与天文
重阳节的起源与古代农耕文化密切相关。在农耕社会,九月九日正值秋收季节,人们希望通过登高祈求五谷丰登、人畜平安。此外,重阳节也是我国古代天文观测的结果。古人认为,九为阳数之极,九九重阳,天地间阳气最为旺盛,登高可避邪气、延年益寿。
传统习俗:饮食与活动
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。在饮食方面,陕北地区的人们有吃重阳糕、重阳面、重阳馍等习俗。这些食品象征着团圆、美满,寓意着新的一年生活蒸蒸日上。在活动方面,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是重阳节最具代表性的活动。
登高:追求健康长寿
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。古人认为,登高可以使人心旷神怡,强身健体。在陕北地区,登高的地点多为山巅、城楼等地。例如,在延安,人们会选择登上宝塔山,俯瞰整个城市,感受秋天的美好。
赏菊:品味人生百态
赏菊是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之一。菊花被誉为“花中隐士”,象征着高洁、坚韧。在重阳节期间,陕北地区的人们会赏菊、吟诗、赋词,品味人生百态。
饮菊花酒:养生保健

菊花酒是重阳节的特色饮品。菊花具有清热解毒、明目养颜的功效,长期饮用可养生保健。在重阳节当天,人们会饮菊花酒,祝愿家人健康长寿。
典籍记载:传承智慧
《礼记》中有云:“九月九日,登高饮酒,以避邪气。”可见,重阳节的习俗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流传甚广。唐代诗人王维的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更是将重阳节登高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
传承与发展

如今,重阳节已成为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。在陕北地区,人们依然保留着登高、赏菊、饮菊花酒等传统习俗,传承着古老的养生智慧。同时,随着社会的发展,重阳节也逐渐融入了新的元素,如重阳节旅游、重阳节摄影等,使这个节日更加丰富多彩。
在重阳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,让我们共同感受古人的智慧,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,让健康长寿的智慧代代相传。